新華社南昌10月9日電(記者劉佳敏)“我的戰(zhàn)友都不在了,現(xiàn)在的精神物質生活這么豐富,活著便是最大的幸福,離世后我把能奉獻的都奉獻了,大家要為我感到高興?!睍r年95歲的抗戰(zhàn)老兵劉善文生前這樣說道。三年前,劉善文去世,他的家人按照其遺愿,捐獻了老人的遺體用于醫(yī)學研究。
近日,劉善文的女兒劉艷群因病去世,她臨別前的最大心愿,就是和父親一樣,將遺體捐獻出去。在老一輩的影響下,劉家祖孫三代都辦理了人體器官捐獻登記,讓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(xù)。 據(jù)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(wǎng)站顯示,截至目前,已有約640萬人進行了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。
??
??▲獲取人體器官前,器官獲取組織工作人員和協(xié)調員舉行默哀儀式。(江西省紅十字會供圖)
?圓圓是一個性格開朗的女孩,短發(fā)、大眼睛,身形消瘦,她已經和癌癥抗爭了兩年多?!八篮笞兂梢话鸦疫€是一顆種子,我想成為后者?!彼x擇成為一名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。圓圓說,自己為生命做出了一次選擇。 提到辦理人體器官捐獻登記的理由,在北京工作的黎靜顯得十分灑脫:“把遺體捐出去省事。”黎靜嘴上說得很輕松,實際心理壓力很大。父母并不理解她的想法,甚至極力反對。在老一輩人眼里,死亡是一件很忌諱的事情,女兒簽人體器官捐獻協(xié)議,就是在給自己料理后事,他們打從心底里接受不了。 “遺體器官捐獻必須有直系親屬的同意,比如老人去世想要捐獻遺體,只要他有一個子女不同意,那就不能捐?!蹦喜髮W基礎醫(yī)學院教授祝高春說,“身體發(fā)膚,不敢毀傷”依然是很多人堅持的觀念。 “遺體器官的捐獻群體以中青年人為主,18歲至45歲的登記者占比達92%?!苯魇〖t十字會人道救助服務中心副主任張知璜說。 “遺體捐獻對于醫(yī)學研究來說至關重要,一個醫(yī)學生沒有真正解剖過人體,就無法成為一名好醫(yī)生。”祝高春表示,醫(yī)學院的師生簽訂遺體捐獻意愿書的比例非常高,但是和社會需求相比還遠遠不夠。 截至目前,已有超4.8萬志愿者將自己的遺體器官捐獻出去。他們選擇以生命點亮生命。 ?